在我的文学生涯中,长篇小说《远去的白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创作过程不是最艰难的,却是时间跨度最长的。2003年初夏,为了撰写一部人物传记,我开启了一段实地采访。本来因为手头还有《乔
发表于 2021-10-18 16:29
这个“双11”,正值伟大的俄罗斯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诞生200周年纪念日,朋友圈引发了小范围刷屏,实在是令人吃惊的事。有不少朋友表示,纪念“老陀”的最好方式,是努力到明年的“双11”之前,
发表于 2021-11-19 15:54
在我的文学生涯中,长篇小说《远去的白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创作过程不是最艰难的,却是时间跨度最长的。2003年初夏,为了撰写一部人物传记,我开启了一段实地采访。本来因为手头还有《乔
发表于 2021-10-18 16:29
一直不敢贸然踏足这片土地。延安的底色红得纯粹,那是冲锋陷阵的战士们的血,是飘扬的五星红旗,是经年弥漫的战火硝烟。数不清的遗址、沉甸甸的记忆让人心生敬畏,在完全做好接受的准备之前,诚
发表于 2021-10-17 11:27
当春风吹起的时候,水乡江南总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一身素衣,头戴斗笠,轻挽裤脚,弯着腰,手法轻盈而娴熟地将腰中一簇簇秧苗插入水田中,这样的人这样的画面随处可见,他们要做的便是天黑之前把
发表于 2021-10-17 11:27
我有35年的警龄。35年,弹指一挥间,我也马上要离岗,变得很怀旧,一幕幕往事又浮现在我的眼前,印象尤为深刻的是一位老民警的一次义举。
发表于 2021-10-17 11:26
爷爷是一名抗战老兵,从我记事起,他就经常教育我要好好读书,将来报效祖国。清晰地记得爷爷教我识的第一个字,就是“党”字,他总对我说,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因为有这个“党”。也就是从那时候
发表于 2021-10-17 11:26
听到“我的国庆记忆”这个题目,1995年西藏当雄的风雪之声立刻就在我的耳边鸣响起来。这个国庆日,我是在海拔4200米的当雄兵站度过的。白天与官兵们一起唱歌欢庆,夜晚围着火盆烤火。这时我注意
发表于 2021-10-02 11:25
小时候在乡村,生活粗疏,凡事大而化之,一年里大大小小的节日基本都无感,只盯着三个节,因为有好吃的。春节不必说,可以从除夕一直吃到十五,那是一年里吃肉最畅快的时候。端午节有粽子吃,也
发表于 2021-10-02 11:23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与新中国同龄,是蒋兆和的代表作。这幅作品是蒋兆和以写生的方式完成现时现世“人民”形象的创作——占据画面半幅尺寸高的一男一女,他们身着工农服装,高举国旗,目光
发表于 2021-10-02 11:23
那时候,我还在家乡一所小学里读书。那是一座小城市。城虽小,却是有些历史渊源的。这里有满城的荷花,有一板一板走的木桥,有明代的“文峰塔”,且还是古时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地方。当年
发表于 2021-10-02 11:22
黄岛与青岛中间,隔着胶州湾,外地人罕知黄岛之名。也有朋友提示我:黄岛,本来就是个荒凉之岛嘛,怎能跟青岛比呢?西北干燥,我是想图个湿润的环境,打发晚年,管什么“青”与“黄”呢。
发表于 2021-08-22 10:11
叩响七月,总会想起,是谁摇起了南湖游船,带领偌大个中国成功驶到辉煌的彼岸。总会想起,是谁喊醒了久久沉睡的雄狮,让世界之林匍匐的野兽睁大惊奇的眼睛。七月的沧桑已然过去,打开另一个瞭望
发表于 2021-08-22 0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