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令虽说已经过了雨水,但天气却并未转暖多少,川道的公路大部分都被积雪覆盖,似乎一切还都沉睡在冬的怀抱之中。
发表于 2022-03-13 11:27
1969年初,我到陕南南郑县梁山乡插队。那时,我们队的知青中有六个男生,就我一个是女生。环环家离我们知青的住处很近。她小我两岁,1.67米的个子,苗条的身材,清秀的面孔,爱说话,很活泼,走
发表于 2022-03-13 11:27
火车一声长鸣,知青专列缓缓启动。站台上拥挤的人们拼命地向着启动的列车挥手、叫喊,车上车下一片哭声……那场面现在想起来都令人震撼。我向爸爸、宝中大哥和送我的朋友们挥手告别。当时的我想
发表于 2022-03-13 11:27
把最绚丽的色彩,捧给春夏秋,陕北冬天的脸庞,高冷中就尽显土灰了。如果寒露能披着雨水,湿了霜降的身子,越过冬夜的寒风,就几乎卷不起沙尘。
发表于 2022-01-30 10:40
每天,大爷都死死守在大门口,踏入大门的每一个人都要扫健康码、行程码,出示核酸检测结果。他是那样认真仔细,不放过每一个环节。如果进门人有一项不符合要求,就会被拒之门外。这不,又一位年
发表于 2022-01-30 10:40
儿时最盼望过年。那时候,人们虽不富裕,却必得过上个有滋有味儿的年。冬至过后,天气愈发寒冷,几场雪下来,村庄银装素裹,庄户人家的院落里,最先映衬出年的喜悦明媚:动碾盘、宰猪羊,卤水点
发表于 2022-01-30 10:40
眼看就要过年,一直在国土上四处流窜的新冠病毒,最终还是没有放过我们。它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又悄悄地潜入延安这座城市,让平静的生活突然变得动荡不安。
发表于 2022-01-09 10:24
夜深了,坐落在黄土高原群山之中的延安城还未入睡。她,如同一位慈爱的母亲守护着生病的孩子,等待天亮……
发表于 2022-01-09 10:24
用两天时间读完了周燕芬的《燕语集》,合书长叹,感慨万千。为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为米脂婆姨,为这位相识已久、交往不多的陕北老乡。
发表于 2021-12-12 10:34
前几日在朋友圈,看到不少摄影爱好者拍摄柿子的镜头。那挂满枝头的红柿子,像一个个热情奔放的红气球吸引着人们的视线。这意境深远、瞬间永恒的熟悉画面顷刻间融入了我的情感,触动着我儿时的记
发表于 2021-12-12 10:34
秋冬之交的黄山,天晴日朗,温润宜人。虽然有些草木开始枯黄凋零,可黄山松的苍郁,依然使黄山显得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发表于 2021-12-12 10:34
我们知道,清末民初,翻译家林纾用文言翻译了一大批西方小说,成为那时许多中国人了解西方文学的启蒙读物。其中有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就是在翻译时,译者并没有完全忠实于原文,有一些地方甚至对
发表于 2021-11-19 1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