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必武为了六角钱作检讨这件事,给南方局全体工作人员以深刻地教育,让他们始终铭记在心。时过近半个世纪,当年与董必武共事的邓颖超对此事仍记忆犹新。
发表于 2019-02-01 11:20
“延安,好比是我人生之路的分水岭,令我终生难忘。在去延安之前,我是一个仅仅具有朴素爱国主义思想的青年,经过延安这座革命熔炉的锤炼,我逐步成长为一个共产主义者。”1986年金秋时分,陈慕
发表于 2019-01-23 17:16
杨松(1907年—1942年),原名吴绍镒,化名吴平,湖北黄安四姑墩(现改属礼山县)人,生于1907年阴历十月初九。家境较贫寒,父亲系一小学教师。他十岁后才读私塾,到武昌小学读书时即受先进教员
发表于 2019-01-22 11:34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东三省,挑起了华北事变,中华民族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抗日救国是所有中华儿女共同的心声。中国共产党多次发表宣言,声讨日军的侵略罪行,号召全国
发表于 2019-01-21 15:06
80年前,中华民族在海外的儿女遍布五大洲,而南洋的华侨就有800多万,是华侨居住比较集中的地方。抗日战争时期,华侨爱国领袖陈嘉庚,团结南洋800多万华侨,建立起救亡助战的组织——南侨总会,
发表于 2019-01-14 16:23
1944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由防御转入反攻的一年。在国内,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战场上也开始了对日寇的局部反攻。但是,国民党由于长期坚持一党专政,政治、军事愈来愈走向腐败,在豫湘桂战役中
发表于 2019-01-11 16:26
著名作家柯岩1999年为《曾志回忆实录》一书撰写的代序中这样写道,人的一生,都在路上。在这漫漫的人生路上,无论是辉煌的,抑或是黯淡的,你都将遇到千千万万的人:有的长期交往,有的擦肩而过
发表于 2019-01-10 10:50
提到肖玉璧案,不能不说说延安时期的反腐败斗争。腐败总是与权力相联系,凡是有权力的地方,都可能发生腐败。当中国共产党掌握陕甘宁边区局部政权以后,就提醒党员干部防止腐化堕落。早在洛川会
发表于 2019-01-09 12:39
1943年因工作需要,张思德被调到枣园,在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工作的地方从事警卫工作。一到枣园,张思德就给自己立了一个标准——当好一个“枣园的哨兵”。为了当好中央驻地枣园的哨兵,他高度
发表于 2019-01-08 10:28
毛培春(1917年—1948年),江苏省盱眙县盱城镇人,化名孟西山,又名孔宪章。哥哥毛培鑫,妹妹毛培英。
发表于 2019-01-08 10:28
1925年秋,郑耀南考入掖县省立第九中学读书,积极参加反对日本侵略和抵制日货的游行示威,成为反帝爱国活跃青年。1927年,他被推选为学生自治会主席。后因领导反会考的学潮被迫离校返乡,在本村
发表于 2019-01-07 15:37
关向应(1902年—1946年),原名关致(治)祥,又名应禀,笔名始炎、仲冰,曾用名李仕真、郑勤,辽宁省金县人。满姓瓜尔佳氏。
发表于 2019-01-04 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