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风劲吹千帆竞——延安打好政策“组合拳”护航民企行稳致远
在延安这片充满红色底蕴的土地上,民营企业正迎来蓬勃发展的新契机。
精准施策,赋能民企加速奔跑
走进位于黄陵县的陕西宏顺矿业机械设备制造车间,一片繁忙景象映入眼帘。工人们全神贯注,开足马力生产煤矿井下皮带运输车,同时对已组装完毕的各类井下防爆车进行交付前的最后调试。
作为我省首个矿用特种车辆生产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陕西宏顺矿业在矿井防爆柴油机领域持续深耕,积极布局,其产品凭借过硬的质量和性能,已成功销往多地,年销售额稳稳突破2000万元大关。
谈及企业发展的背后支撑,陕西宏顺机械设备有限公司销售经理许以马满是感慨:“近年来,黄陵县出台了多项实实在在的举措与奖补政策,全力助力民营企业发展。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常常主动上门,不仅为我们送来最新的政策信息,还带来真金白银的资金支持。”许以马表示,自2022年以来,该公司已累计获得科技创新企业奖补资金60余万元,成功入库“五上”企业后,又收获了45万元奖励,极大增强了企业发展的信心,让企业有底气在创新研发和市场拓展上投入更多资源。
紧跟新时代经济发展的步伐,黄陵县在推动民营企业发展上持续发力,创新工作思路,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在“陕企通”平台以及政府门户网站上,累计发布惠企政策130余条,确保政策信息的及时公开与广泛传播。同时,依托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设立惠企政策服务总窗口,常态化开展“送政策进企业”活动,让政策精准直达企业。
为确保政策能够真正落地见效,黄陵县还建立政策落实跟踪问效机制,强化对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与反馈。近两年,该县累计兑现民营企业奖补资金4676万元,真金白银的投入激发了市场活力,新增市场主体达1873户。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市、县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相关精神,紧紧围绕政策支持、统筹落实、联系服务、解决问题这四个关键方面,以政策为基石铺设发展道路,以资源为纽带搭建合作桥梁,全力以赴为民营企业发展打造高速通道,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全新活力。”黄陵县发展改革科技局局长赵晓龙对未来充满信心。
政策护航,助力民企破浪前行
近年来,延安市从政策扶持、机制保障、金融支持到营商环境优化等多个维度精准发力,打出了一套精准有力的政策“组合拳”,积极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助力民营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浪潮中稳健前行,源源不断地为延安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陕西延百集团有限公司综合办经理程鹏表示:“政府总是第一时间将惠民利企政策传达给我们,还耐心指导企业规范经营。这些全方位的支持极大地增强了我们企业发展的信心,让我们在市场竞争中更有底气。”
政府的科学规划与有力举措无疑为民营企业稳健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但在实际工作中,企业的发展不仅需要政策的宏观引领,更离不开细致入微的帮扶。为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延安市自2024年起创新性实行周“解难”机制,致力于为全市各类企业提供全流程、全要素、全周期的服务保障。2024年,市县两级共召开周“解难”会议215次,深入研究议题325个,涉及企业828户,交办事项405件,其中办结342件,切实解决了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诸多难题。
“我们建立了企业项目储备库,帮助企业精准对接中省市政策资金支持,助力企业实现扩能增效,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宝塔区民营经济服务中心主任周盛介绍:“我们将继续把深入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作为工作重点,积极主动为民营企业排忧解难。”
延安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支队收费执法科科长杜渊说:“我们积极与企业开展结对帮扶,着力解决企业对惠企政策‘吃不准’‘不会用’的问题。同时,在执法检查过程中,我们通过创新采用综合执法检查方式,合理降低检查频次,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下一步,将继续深入贯彻服务型执法理念,聚焦重点领域,持续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据了解,2024年,延安不断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精心编制了《2024年中省市惠企政策包》,累计支持和兑付1681户企业中省市各类奖补资金1.63亿元,其中市财政为58户企业兑现民营经济三年行动方案奖补资金2129万元。持续用活用好企业生产经营周“解难”机制,2024年市级层面召开周“解难”会议28次,成功破解难题70件,周“解难”机制作为我省唯一案例成功入选全国2024年城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特色案例。
金融“活水”,润泽民企发展沃土
除了政策保障,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同样离不开金融的有力支持。2024年,全市金融机构积极响应号召,深度参与营商环境建设,不断优化民营企业金融服务环境。截至2024年末,全市中小微企业各项贷款余额775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39.33%;贷款户数53710户,较年初增加6128户;中长期贷款余额631.51亿元,同比增长10.26%,占中小 微企 业 各 项 贷 款余 额 的81.48%。充足的资金支持为民营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延安金融监管分局副局长马建平表示:“下一步,我局将全面贯彻市委六届八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全市两会等重要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市委主要领导在全市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上的工作指示,紧紧围绕市委‘12345’年度工作安排,聚焦建设全国苹果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与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进一步深化细化金融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各项举措,为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延安‘一六四’工作布局全面蓄势贡献金融力量。”
民营企业作为稳定经济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在延安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24年,全市民营经济发展成绩斐然,完成民营经济增加值894.41亿元,新增民营经营主体2.89万户,新增“五上”民营企业241户,累计达1793户,增长10.6%;新增规上工业企业60户,累计409户,增长13.3%。在创新发展方面,新争创15户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数量创历年新高,延安嘉盛公司更是成功获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同时,推动4户民营企业混改组建延安能源装备集团,延昌装备公司获批国家级绿色工厂,天元装备公司获批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和中试基地。“陕企通”平台完成企业注册10.46万户,上传政策215条,综合排名全省第三。
延安市工信局副局长张金峰对未来民营经济发展满怀期待:“我们将充分发挥牵头抓总和统筹协调职能,进一步强化保障、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持续开展‘三整治四提升’专项行动,扎实做好优质企业梯度培育,紧抓产业链群融合,全力推动民营经济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延安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记者 方大燕 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