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勤作为 团结奋进谱新篇——市政协2024年工作回眸
记者 王静
岁月镌刻梦想,奋斗绘就华章。
2024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也是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延安“一六四”工作布局实现突破起势的重要一年。
一年来,延安市政协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跟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六届六次、七次全会精神,团结带领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充分发挥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作用和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努力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为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增光添彩作出新的贡献。
提高政治站位,把牢政治引领“方向舵”
旗帜鲜明讲政治,始终是人民政协的生命线。推动人民政协履职必须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必须把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人民政协履职的全过程各方面。
一年来,市政协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不断健全完善党组会议、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主席会议、常委会会议专题学习制度,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先后组织专题学习23次,开展专题辅导3次,组织市政协机关干部参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研讨班42人次,主席会议成员深入委员工作室、包抓低收入村宣讲9人次,大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机关、深入基层一线。
一年来,市委持续加强对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定期听取市政协党组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市政协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认真落实市委确定的市政协年度工作要点、重点协商计划和民主监督计划,重大事项、重要工作及时向市委请示报告。召开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座谈会,市委、市人大、市政府领导与政协委员、各界人士回顾政协光辉历程,展望中国式现代化的光明前景。市委书记蒿慧杰出席座谈会并对全市各级政协提出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围绕中心履职尽责、健全完善制度机制、持续加强自身建设等要求,为延安市政协事业创新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一年来,市政协紧扣“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总要求,成立工作专班,开展专题学习,讲好专题党课,组织专题研讨,抓好以案促改,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开展弘扬延安精神、深化党纪学习教育等专题辅导2次,组织机关干部观看警示教育专题片、到杨家岭中央党部旧址开展现场教学,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切实将党纪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政协工作守正创新、助力延安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聚焦中心大局,奏响服务高质量发展“主旋律”
市委有号召、政协有行动,市委有部署、政协有落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建言资政、凝聚共识,市政协的脚步从未停歇。
一年来,市政协聚焦重点工作献计出力。围绕“学习‘千万工程’经验,推进和美乡村建设”,成立三个调研组,赴榆林、商洛、宝鸡考察调研,召开议政性常委会专题协商,从坚持规划引领、改善人居环境、发展特色产业、完善治理机制、深化改革创新等5个方面,提出15条建议,助推延安市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开展“跨区域水污染防治”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协商,从建立优化协同高效的协调指挥机制、多元灵活的投入保障机制、标准统一的共保联治机制、科学精细的评价补偿机制、跨县跨市联防联控机制等5个方面,提出19条具体建议,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分别出席会议,相关工作建议在决策中得到充分吸纳。召开市政府与市政协领导第20次联席会议,专题协商延安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工作,全力推动政协协商成果落实。
一年来,市政协紧盯群众关切监督发力。先后围绕开放型经济发展、安全生产应急体系建设、文体设施建设与运营、驻延高校与地方融合发展、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城市垃圾分类处理、中医药传承发展、非遗保护与利用、新能源资源开发与利用、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等议题,深入调研协商,掌握第一手资料,剖析存在问题,召开专题协商会,提出意见建议146条,一批精准务实管用的意见建议转化为党委、政府决策参考。《关于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调研报告》得到市委主要领导批示,相关建言成果得到有效转化落实。
一年来,市政协围绕大事要事尽责尽力。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关于市级领导牵头联系中心工作和牵头推进七大产业集群决策部署,及时建立汇报通报制度,主席会议每两月听取主席班子成员工作推进情况汇报,共同研究存在问题,并及时向市委报告工作进展情况。主席班子成员敢于担责、勇于负责,既挂帅又出征,经常与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一起座谈,共同研究工作思路、推进措施,主动带领牵头部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现场督导、外出招商、争跑项目,先后开展专题调研31次,专项问题座谈解难14次,外出考察和项目招引5次,帮助牵头联系民营企业解决困难问题17个,解决信访问题28件,有力推动各方面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强化工作举措,书写履职“新答卷”
定目标、搭平台、建机制,努力使市政协的工作始终与党委、政府“同频共振”,市政协履职实践始终与党政重点任务紧密结合,既服务了经济高质量发展,又回应了民生关切。
一年来,市政协对标“提得准、办得好”目标要求,切实加强和改进提案工作。全年共收到委员提案331件,审查立案237件,主席班子成员重点督办提案16件。持续推行主席会议集体督办、班子成员领衔督办、专委会协办工作模式,加大督办频次和力度,推动提案办理协商监督全覆盖。关于加大违建治理、规范物业管理、规范二手车交易市场、规范垃圾分类处理等一批提案的有效落实,推动了社会有效治理。关于加强冬季供暖保障、规范中老年保健品市场、缓解中心城区交通拥堵、加强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监管等一批民生类提案,充分发挥了“微建议”促进“大民生”的积极作用。
一年来,市政协社情民意信息实现数量和质量双突破。召开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会议,举办专题培训4次;制定了《加强和改进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实施意见》,健全选题引导、信息报送、成果转化、考核通报机制。2024年,共收到社情民意信息578篇,市政协编发127篇,向省政协报送信息144篇,全国政协采用3篇,省政协采用14篇,省委书记赵一德、省政协主席徐新荣等省级领导批示4篇。《居民楼消防栓无水安全隐患应予以重视》《秦直道保护与利用应予以关注》《深入研究挖掘黄帝陵文化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一批社情民意信息在全国政协、省政协平台发声呼吁,助力延安赢得支持、推动发展。市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由全省政协系统排名靠后上升为第四名,被省政协评为先进集体。
一年来,市政协认真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民主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深入开展协商式监督,探索民主评议监督品牌。围绕全市政法单位“司法为民”主题,对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公安局宝塔分局等5个单位“司法为民”工作开展监督性民主评议,共收到意见建议24条,形成高质量民主评议工作报告5篇,并召开常委会进行民主测评,评议成果得到市委主要领导批示,达到了以客观公正的评议监督助力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延安目的。
发挥独特优势,画好团结奋进“同心圆”
团结的面越广,团结的人越多,形成的力量就越大。市政协创新工作方式,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把延安各族各界人士紧密团结起来,汇聚起推进延安现代化建设的磅礴力量。
一年来,市政协增进团结合作,坚持市政协党组成员联系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制度,不定期走访党派团体,在宣传宣讲中央决策及省委、市委部署中凝聚共识。积极为党派团体在政协履职创造条件,优先安排党派团体在政协大会上发言、参与重要协商议政活动,畅通党外知识分子、非公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少数民族人士、宗教界人士诉求表达渠道,努力在思想碰撞中找到“最大公约数”,在成果转化中画出“最大同心圆”。同时,落实主席会议成员走访联系委员、与委员谈心谈话制度,定期通报委员重点关切问题情况,增进情感,凝聚共识,不断提高团结联谊工作质量。
一年来,市政协深化联谊交流,深入开展“我与人民政协”主题征文活动、“同心书华章 丹青颂祖国”书画联谊活动,隆重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积极参加全省政协系统(机关)乒乓球、羽毛球友谊赛。参与省各界爱心济困协会扶贫救助工作,协调争取价值1500万元医疗设备捐赠延安市8个县区。圆满承办全国暨地方政协港澳台侨工作座谈会,受到全国政协和省政协一致好评。应邀参加延安临汾长治邯郸聊城安阳六市政协助推文旅产业联合协商会议,联合提出“加速规划建设延安至长治高速铁路”等提案和建议。参加长征沿线二十州市“双助”活动,达成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文旅融合发展等六项协议。接待各省市政协考察团67批710人次,积极宣传延安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广泛拓展联谊渠道。召开县(市、区)政协、民主党派、工商联秘书长座谈会,组织县区开展同步调研,加强对县区政协的工作指导,形成多级协作、整体联动的工作格局。
一年来,市政协进一步加强文史宣传工作,持续深化“书香政协·延安·延(研)阅读”委员读书活动,开展委员读书分享活动12场,600多人次参加。举办“践行政协初心、担当时代使命”为主题的委员活动日活动,开展送政策、送科技、送医疗活动72场次,惠及群众2400多人次。完成《老照片中的延安》文史书籍编辑出版工作。参加全省政协系统“秦人秦事秦商量”短视频大赛,6篇作品获奖。发挥延安政协网站、延安政协微信公众号、延安政协会刊等媒体平台作用,加强与人民政协报、各界导报与陕西政协会刊的合作,在省级以上媒体刊发宣传稿189篇,市级媒体刊发975篇,编印延安政协4期,完成《委员风采》(2023—2024)、《市政协调研报告和社情民意信息汇编》收集整理。
加强自身建设,当好推动发展“勤务兵”
新时代呼唤新作为,新作为还需自身硬。履职出彩的背后,是市政协固本强基补短板、守正创新提质效的不懈努力。
一年来,市政协党组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重要作用,建立政协党组、机关党组、专委会支部、机关支部、委员工作室党小组“五位一体”的大党建工作格局。扎实开展“五型模范机关”创建活动,创建政协机关“党建+”品牌,切实以高标准党的建设引领高质量履职实践。市政协机关党建、专委会建设、文史资料等工作在全国及省政协工作会上作了经验交流。支持驻市政协纪检监察组履行职责,召开市政协机关党建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意识形态工作、党风廉政建设责任。
一年来,市政协印发了《关于完善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的意见》,为发挥政协界别优势和委员主体作用提供制度保障。分两批组织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120人次赴江苏无锡开展学习培训,不断提升思想认识和履职本领。完善委员履职考核评估制度,从严落实委员履职考核、常委工作述职,激励委员写好委员作业,常委发挥主体作用。加大委员履职风采宣传,利用短视频、微宣传等宣传委员109名,编发委员风采专题13期。开展主席班子成员走访委员工作室活动9人次,走访委员126人次,推动委员工作室建设走深走实。有委员的镇街基本建立委员联络站,常态化开展履职活动。
一年来,市政协制定了《视察考察调研相关组织协调工作办法(试行)》,提倡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和小型分散等形式开展视察调研,切实减轻基层负担。制定了《深化“三个年”工作方案》,扎实开展机关干部纪律作风整顿,大力倡导读书学习、求真务实、担当尽责风气,促进形成干事创业、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六届市政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更加奋发的精神,推动建言资政更有用、凝聚共识更有效、民主监督更有力,为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再增新光、再添浓彩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