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红:农牧循环种养日子甜
记者 叶四青 通讯员 常浩浩
正月的陕北寒风阵阵,但大棚内却温暖如春。子长市热寺湾便民服务中心姜家坪村李永红家的大棚里,一株株西红柿正在茁壮成长,一朵朵浅黄色的小花、一颗颗绿色的“小灯笼”挂满枝头,预示着即将会有一场好收成。“这是普罗旺斯西红柿,营养丰富、口感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预计能产3万多斤,可以收入9万多元。”李永红笑着说道。
好产业来自于好谋划。李永红种植5个大棚,其中2个葡萄棚,3个换茬种植辣椒、西红柿、豆角等蔬菜,这一年下来,可收入10多万元。李永红的产业不仅在大棚,还有山地苹果、山羊养殖产业,如今,山羊养殖增加了流动资金,羊粪用作大棚和果园的肥料,羊场、大棚和果园真正形成了农牧循环种养模式。
2017年,李永红承包了村里100多亩土地种植山地苹果,近几年果树已开始挂果。每逢苹果丰收季节,红彤彤的苹果挂在枝头,就像一个个红色的小灯笼,甚是惹人喜爱。2024年,果园收入30多万元。
“咩、咩、咩……”在果园旁边的羊场里,李永红端着饲料靠近羊场时,羊儿开始欢腾。饲料一倒进食槽,羊儿便开始争抢着,吃得津津有味。
“这个羊场总共花费了20多万元,根据相关惠农政策,我自己掏了几万元,政府是用实际行动支持群众发展产业。”李永红说道。
羊场占地约2000平方米,可容纳500只羊。李永红已经购买了40多只,接下来他将根据资金状况分批购买,提高养殖数量。李永红养的是绒山羊,购买一只小羊需要500多元,但是,一只羊每年能产好几斤绒,这就能带来800多元收入。
大棚、山地苹果、山羊养殖同时发展,李永红和妻子根本忙不过来。他长期雇着村里的10多个脱贫巩固户打工,在苹果丰收等特殊时期,有时一天雇30多人。“我常年在这里打工,每年能挣2万多元,足够贴补家用了。”村民辛彩艳笑着说道。
李永红说:“新的一年,我会继续加强羊场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加强果园管护,并扩大蔬菜种植规模,帮助更多人解决就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