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赶超越谱新篇 增光添彩向未来丨吴起县五谷城镇打造“牧光互补”新模式 助力乡村振兴
西部决策网讯(记者刘玉 张萌)5月8日下午,由中共陕西省委网信办指导,中共延安市委网信办、各县(市、区)网信办、西部决策网、延安市融媒体中心、各县(市、区)融媒体中心联合主办的“追赶超越谱新篇 增光添彩向未来”网络主题宣传采访团走进吴起县五谷城镇。
“棚上发电,棚下养殖肉牛和梅花鹿新型农牧业发展模式,不仅充分利用棚顶和土地资源,实现绿色减排,还减少了养殖成本,增加了村集体收入。”永盛梅花鹿养殖家庭农场负责人赵刚在回答记者“牧光互补”为何能助力绿色发展?“牧光互补”如何实现收益时,如是说。
该养殖示范区占地面积28亩,以肉牛和梅花鹿养殖为主,同时配套光伏发电设施。采取“板上发电、板下养殖、牧光互补”的模式,不仅实现了土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也有效提高了经济效益。
政策也很“牛”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五谷城镇党委、镇政府坚持“党委统筹、大户自建、政府配套、企业支持”的思路,通过引入专业养殖企业大户经营,配备专门的畜牧技术人员,提供培训场所,与周边散户签订协议,订单收购犊牛,实现了户繁场育的良性循环。
走出“牛路子”
这种生态化养殖环境,年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另外,随着项目的推进,还带动奶制品加工、冷链物流、劳务服务等上下游相关产业协同发展。按照“入股合营”的模式,由10个村集体经济联建,在养殖棚、草棚棚顶铺设光伏板,形成“上光下养、牧光互补”的布局,充分节约占地空间、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效益按入股比例分红,现有光伏板322.5kw,年发电量73万度,可收益25万元,解决了部分村集体经济无项目、收益难的问题。
想出“牛办法”
通过流转利用废弃砖厂,转租专业养殖大户,实现闲置土地再利用,变资源存量为发展增量。吴起县兴盛达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投资96万元建成肉牛养殖场,主要养殖西门塔尔和安格斯,西门塔尔采取自繁自育的方式经营,安格斯采取与雄特公司合作,出售犊牛的方式经营,预计年收入132万元;吴起县永盛梅花鹿养殖家庭农场投资56万元建成梅花鹿养殖场,采取“公司+养殖场”的方式,订单销售鹿茸、鹿肉等产品,预计年收入84.4万元。同时,镇政府完成了“五通一平”基础设施配套,驻五涉油企业在建设物资上给予了大力支持,有效地降低了建设投资成本,提升了养殖经济效益,补齐了集体经济直接搞养殖缺乏管理、技术不成熟、销路没着落的“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