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
首页 新闻 延安 县区 洛川

李榜田“雇”子务果记

2023-12-28 11:01 来源:延安市融媒体中心

“今年,儿子两块果园能收入7.6万元,加上每月我支付的4000元工资及卖化肥的提成,总收入超过13万元,比打工强多了。”11月28日,李榜田一边通过微信给儿子支付工资,一边盘算儿子一年的收入,李榜田说:“我给儿子今年的成绩打70分,这个成绩虽然不高,但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始。”

李榜田是洛川县永乡镇阿寺村人,今年60岁。上世纪50年代,他的父亲李天财就跟随着本村人——洛川苹果之父李新安务苹果,因为人品好、技术高曾担任过本村的园艺队队长和小队保管。在李新安和父亲的影响下,李榜田从小就喜欢务苹果。

“1988年,村干部将47户果农承包的老果园费用由3.4万元涨到12.5万元,大部分人萌生退意,可我觉得只要管理好就会有回报,所以承包了一块果园,当年收入1.2万元,成为当时少有的万元户。”回忆起自己种苹果的第一桶金,李榜田笑着说自己就是胆大,啥事都敢干。

“首战”告捷后,李榜田的信心更足、干劲更大。他在学中干,干中学,很快就悟出了种苹果的门道。但他没有想到的是果园只承包了两年就因为别人的“红眼病”而被毁约。1990年,他开始自建果园,到2001年种植苹果规模达到了18亩,樱桃2亩。

在李榜田的精心管理下,果园的效益越来越好,李榜田的钱袋子越来越鼓,2003年他修建了窑洞外形的8间平房,又给儿子在县城买了房,家里买了两辆车,“这些都是苹果给我的。”李榜田感叹道。

随着全国苹果面积的不断扩大,许多地方出现了卖果难问题。李榜田开始考虑解决苹果同质化问题,他先后加入梦之果专业合作社、洛川苹果俱乐部、中国硕果网,探索有机肥替代化肥、水肥一体化等措施生产不一样的苹果。种出了好苹果,却因长期劳累得了乙脑,2017年李榜田被送进了医院,在昏迷的8天中一直在说怎么种苹果的胡话。

“当时父亲躺在床上还一直在嘴里说着‘果园施肥量不够啊!’‘果树修剪得不对。’”李源涛说。

2019年5月,待病情好转后,李榜田在学政策、学果树管理、学健康知识的同时,开始考虑“接班人”问题。

“果园在自己细心地照料下,虽然慢慢地恢复过来,但我却意识到管理人的重要性。”李榜田说,他有五个孩子,两个女儿和三个儿子学校毕业后都在外打工,考虑到他们不怎么愿意务苹果,一直没有和他们谈这个问题。

2022年4月,李榜田开了经销化肥的康泰圣佳农资店,既要管理果园,又要忙经销化肥,有些应付不过来,他盯上了在县城打工的大儿子李源涛。

“虽然他在外打工一年也能收入6万多元,但作息时间不规律,压力大,身体曾一度出现了问题,我看着也心疼。”李榜田说。

李榜田隔三岔五与儿子谈话,但李源涛有自己的打算,还是不愿意回家务果。

一天,想到自己雇别人干活都给钱,李榜田灵机一动,为何不“雇”儿子呢?架不住父亲的游说,今年3月份,李源涛同意试着回家务苹果,李榜田则慷慨地把其名下的4亩多果园分给李源涛,果园的收益全部归李源涛。此外,每月28日支付李源涛4000元工资并根据卖化肥的业绩提成。

为让很少干农活的儿子尽快掌握果园管理技术和化肥知识,李榜田采取理论加实践的方式,从零开始、手把手地教授,李源涛逐渐掌握了旋耕机、割草机等农具的使用技巧,也学会了疏花、疏果、套袋、卸袋、打药等果树日常管理和化肥推销、配送的方法。李源涛告诉笔者,通过学习和实践,他逐渐爱上了务苹果,每天套袋能套4000多个。

在李榜田父子的精心管护下,他们的果园今年获得了丰收。

“苹果园和樱桃园今年总共能收入将近40万元,其中2018年新建的1.5亩矮化密植不套袋苹果卖了4.5万元,儿子李源涛的果园收入7万多元。”李榜田说。

“今后我会逐步放手,让儿子慢慢独当一面,在苹果种植和化肥经销方面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李榜田说,只有儿子成功了,自己的技术才能传承下去,才能带动更多的在外漂泊的“果二代”“果三代”们加入回乡务苹果的行列,让洛川苹果真正成为大有前途的产业。(通讯员 白利民 李进 王刚)

【纠错】责任编辑:王爱荣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