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
首页 新闻 延安 县区 志丹

帮到最实处 扶到心坎里——记志丹县旦八镇双墩村第一书记王海文

2023-07-20 10:06 来源:延安市融媒体中心

盛夏时节,走进志丹县旦八镇双墩村,阳光洒在枝繁叶茂的苹果树上,树叶间投下斑驳的光点,几名村民正在忙着锄草。看到村里的驻村第一书记王海文,村民何登奇挥手向他打招呼:“海文,你又来看果园了?”

“我正好找你了,你的苹果最近长势怎么样?”说话间,王海文和何登奇蹲在果树底下,熟络地聊起来。

这是王海文从志丹县纪委监委选派来驻村的第22个月。对这个年轻的第一书记,村民对他的称呼已经从最初的“王书记”,变成了如今更亲切的“海文”。说起王海文到村子后的变化,村民都不由得竖起大拇指:“真是个好后生。”

王海文是志丹县纪委监委的一名干部。从2003年参加工作开始,他在志丹县金丁镇政府一干就是15年,也在基层一线工作了15年。进村入户、走访谈心,在与农民打交道的漫长时光里,他深切地了解了基层群众的实际需求,也把这份血肉联系的牵挂埋在了心里。2017年,由于表现突出,他被组织调任到志丹县纪委监委从事纪检监察工作。因为有着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和对农村工作的坚实感情,2021年8月,王海文受组织选派到旦八镇双墩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回到了他魂牵梦萦的乡村振兴工作一线,续写自己的基层工作梦想。

“我就是个农村娃,能回到村里帮助村民致富是我的福气。”回想刚接到任务时的场景,王海文笑着说,当时自己心中已经在谋划,立志要通过努力,使双墩村的村容村貌有变化、村集体经济有收入,农民个个可以依靠产业,实现小康生活。

上任之初,王海文结合自己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把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家园作为自己的目标。为此,他积极转变角色,认真履行职责,走村入户了解农户想法,向产业能手和致富能人寻思路、找方法,千方百计地为村子蹚出发展路子。经过调研,他发现双墩村主导产业为苹果种植和生猪养殖,其中苹果产业有一定基础,全村苹果种植42户,种植50亩以上的果农有5户。明确方向后,他说干就干,带着村民开展“美丽果园建设”。

“他对我们的事很用心,也非常周到,总是能提前替我们考虑问题,帮扶到我们心里。”说起王海文,村民何登奇说,“今年天气异常,不少地方都受到冰雹袭击,但我们这里基本没有受到影响,这多亏了海文。”

在发展产业的过程中,王海文紧紧抓住苹果产业存在的实际困难,经过积极协调,铺设防雹网50亩,争取到羊粪100吨、复合肥5吨、尿素5吨、果树专用肥5吨。此外,他发现双墩村部分果园道路失修,生产和物料运送存在困难,又多次跑到县乡村振兴局和志丹采油厂去争取果园道路建设项目。经过他的不懈努力,2022年,双墩村完成了集体果园生产铺砖道路1.2公里,设立铁皮房1座、水泥预制房2座,把双墩村打造成了远近闻名的苹果产业示范村。

功夫不负有心人。2022年,双墩村村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到了15182元。看着乡亲们绽开的笑脸,王海文干劲十足:“我们还要继续提高苹果品质,拓宽苹果销路。”

“要做老百姓的贴心人,就是要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切切实实解决老百姓的问题。”

王海文把走访中村民们提出的实际问题记在了自己的笔记本里,更放在了自己的心上。

于是,村民提出的饮水、卫生和基础设施问题,在王海文一次次的协调中得到解决。目前,双墩村在家常驻农户建设卫生厕所66座,总投资52.8万元,切实解决了农民如厕难题。他还争取了10万元资金,给寨子湾村小组村民完成了入户道路硬化,建设了休闲广场。此外,双墩村成功申请了自来水管网改造项目,总立项120余万元。

“以前门口都是土路,遇到下雨天两腿泥,现在路修好了,既平坦又干净,我们的心情都好了。”说起村口的道路,双墩村村民刘有平笑着说。

落日的余晖下,村民们悠闲地坐在小广场上,谈着村子里的变化,畅想着未来村里的幸福生活。

看着双墩村的生产生活环境在自己的努力下得到改善,看着村民们脸上渐渐洋溢的满足,王海文也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记者方大燕

【纠错】责任编辑:王爱荣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