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网暴”亮剑,有话还请好好说
近日,中央网信办部署开展“清朗·网络暴力专项治理行动”,要求网站平台进行全链条治理,确保有效防范和解决网络暴力问题,切实保障广大网民合法权益。
王鹏 作(新华社发)
目前,我国网民规模超过10亿,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满足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重要渠道。然而,一些人却把互联网当作情绪发泄的渠道,加之错误地认为“网络发帖不负法律责任”,但凡看到不合心意的言论就辱骂攻击、乱扣帽子,更不用说人肉搜索、造谣抹黑等网络暴力行为,毒化网络风气、污染精神家园。近年来,各类网暴事件不胜枚举,今年1月,因寻亲走红网络的刘学州遭遇网暴谩骂,不堪重负选择轻生;不久前,一上海女子打赏外卖小哥,遭遇网暴后不幸离世……这些不可挽回的悲剧令人痛心、令人愤怒。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网络暴力是把无形的刀,危害他人合法权益、社会公共利益,整治网暴刻不容缓。
实际上,网络暴力从来不是施暴者一方的事。现实中,一些网站平台因为追逐流量,主体责任缺失,对过激言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纵网暴发展,个别网站平台已成为“网暴温床”。在这种现实背景下,此次专项行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建立完善监测识别、实时保护、干预处置、溯源追责、宣传曝光等措施,对网络暴力进行全链条治理,以更锐利的“利剑”加大对网络暴力行为的打击力度。网站平台是信息内容管理的第一责任主体,不能被流量绑架,当网络暴力的“帮凶”,必须落实监督责任,加强平台社区规则、用户协议建设,健全内容审核机制,及时预警网络暴力苗头,及时清理处置涉及网络暴力的内容。对于落实不力、问题突出的网站平台,相关部门不能止于“一罚了之”,应紧盯不放、一查到底,问题不解决不罢休,坚决消除网络暴力滋生的土壤。
建设一个风清气正、生态良好的网络空间,是广大网民的共同期待。我们看到,抖音上线“发文警示”功能,引导用户友善评论;豆瓣上线“应急防护模式”,防止网络暴力……各网站平台已开始积极行动。期待各方共同努力,着眼全链条治理发力,我们必能让这套组合拳有效遏止和震慑网络暴力行为,共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