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
首页 新闻 延安 县区 富县

塘坊村里“名堂”多

2021-08-18 10:24 来源:延安市融媒体中心

穷——家家户户种玉米,一年收入只有两三千元,仅能解决温饱。

苦——吃的是玉米馍、黑面馍,穿的补丁衣服,住的是土木结构的瓦房。

落后——路是土路,还没路灯,下雨两脚泥,下雪直打滑,天一黑,整个村漆黑一片。

……

说起从前,富县张村驿镇塘坊村的村民们有道不完的“苦水”。

塘坊村位于张村驿镇西北约4.5公里处,耕地面积1306亩,依山傍水,交通便利。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近年来,塘坊村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让昔日的“破落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幸福村”。

村南头,常来福经营着9亩鱼塘和61箱中蜂。

“以前的光景不堪回首,住的房烂得不成样子,8亩玉米地一年收入不足7000元,娃娃们受不了穷,都跑出去打工了。”老常回忆道,“现在光鱼塘和中蜂,一年收入可达3万元。”

村东头,孙化荣正在自家的2亩黑花生地里忙活。

“脚踩一踩,又能扎些根,还能多结些花生。”孙化荣高兴地说,“这2亩地,今年预计产400公斤、收入8000元不成问题。根本不用愁销路,明年我还要多种些。”

村北头,新恢复的372亩水稻长势喜人。

“秋收的时候,这片水稻就能见利了!”村支部书记邓建新说。

黑花生、水稻、中蜂……塘坊村打破了传统玉米种植的单一模式,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加速迈入乡村振兴的“快车道”。

3年来,共种植黑花生20亩,恢复稻田680亩,发展中锋357箱,养鸡2000只,202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9300元,292户村民家家有产业。

振兴产业让村民们富起来了,塘坊村就想着在人居环境上下功夫,让村子更美丽宜居,让村民们住得更舒适。

“以前房前屋后是柴草垛,巷道没人扫,垃圾随处倒,一到夏天,苍蝇到处飞,臭得家门都不敢开。”村民江向郑说,“现在,水泥路修到家门口,路灯能照进院子里,房前屋后都是花,广场上跳舞的、玩器材的,可热闹了。”

现在,400余平方米的文化广场、7条2600米砂石化生产路、137盏路灯、1万余元的健身体育器材、1座卫生公厕、3间文化活动室……一个崭新的塘坊村呈现在人们面前,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塘坊村将农民富裕富足、乡村宜居宜业的美好画卷变为现实。

“今后来,村子还会大变样!”邓建新高兴地说。(通讯员 夏蓓蓓 记者 樊小帅)

【纠错】责任编辑:王爱荣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