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之间发生了一场争论,蒋介石在《中国的命运》书中荒谬地宣称:“没有国民党,那就是没有了中国。”党中央和毛主席针锋相对地提出中国的希望在延安,并在《解放日报》及时发表社论,宣传“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道理。为了将这一革命真理在解放区和抗日根据地积极宣传,进而号召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抗日,根据中央的指示,晋察冀革命根据地群众剧社年仅19岁的宣传干事曹火星率领三人宣传小分队深入边区的霞云岭堂上村,宣传发动群众,协助建立基层政权。在堂上村的日子里,曹火星通过看到根据地的人民群众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无比仇恨和对八路军战士的充分信任,感受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这一真理是人民的必然选择。经历了一系列血与火的洗礼,目睹了一场场生与死的考验,曹火星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和激励。
就在这穷乡僻壤的堂上村中堂皇庙里,音乐家的创作激情和灵感产生了。这灵感来自于对生活的真实感受,这激情来自于对中国共产党的无比热爱和崇敬。
1943年9月2日深夜,地铺上的战友们因一天的奔波劳累早早进入了梦乡。19岁的曹火星辗转反侧,不能成眠。虽然他年龄不大,但抗日的烽火,战斗的硝烟,使他对祖国山河破碎的现状感触极深,对日本帝国主义有着刻骨的仇恨,对受苦受难的中国同胞有着深深的同情。在日军铁蹄的蹂躏之下,有多少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有多少人背井离乡,颠沛流离;又有多少人衣不遮体,食不果腹,饱尝痛苦。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挺身而出,共赴国难。为了人民的幸福,为了人民的解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抗击日本侵略者,挽救苦难的中国……生活的体验使曹火星感慨万千,灵感涌现。一个鲜明的主题在他脑海中涌现,一个滚烫的旋律在他心中燃烧。他再也躺不下去了,他要把这真情实感全部写下来!于是,他翻身坐起,点亮油灯,在那微弱的油灯旁,开始了创作。词曲在不断组合,音符在不停跳跃,激情在熊熊燃烧,思想在逐步升华。经过一整夜的反复推敲和修改,当朝阳在霞云岭上冉冉升起的时候,他终于完成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这首传世的作品。
这支歌曲,自从在这个普通的小山村首唱出来之后,一直唱到晋察冀,唱到革命圣地延安,唱遍了全中国。后来,毛泽东同志听到了这支歌曲,为了使逻辑上更加严密,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改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一字之加锦上添花。毛泽东从历史和艺术的高度为这首歌曲增添了精彩一笔,使它成为一首流芳千古的佳作。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首带着时代格言的歌曲,是一首带着民众心声的歌曲。当年,这首歌曲在哪里唱响哪里就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哪里就有抗日的呐喊。今天,我们再次唱响这首歌曲仍会感到那么亲切、朴实、自然,越唱越觉得我们中国共产党是那样伟大、光荣和正确,越唱越增加我们对中国共产党的深厚情感。
唱过好多年,再唱好多年,我们仍会感到这滚烫的旋律是那样铿锵有力,振奋人心,这永恒的主题是那样旗帜鲜明,激人奋进。(宣讲者 胡颖)